影像創作者/設計師 如何減少專案的修改次數

【2022】老闆~麥擱改了啦! 影像創作者/設計師如何減少專案的修改次數

前言:

「X! 老闆/業主怎麼那麼善變,前後矛盾,上一次說要把A改成B,這次又說要把B改成A」

「總是不一次講完,每一次改完一版又有其他意見,為什麼不一次把需求講清楚呢? 」

「明明知道改了會很難看,但老闆堅持只好背著自己的美感改,最後被改得四不像,完全偏離了原本的設計構想邏輯」

不管你是自由接案或者受雇的創作者,一定都有類似上面的抱怨,且最難忍受的就是陷入與業主/老闆間的修修改改無限迴圈。

但這難道就是身為創作者/設計師的宿命嗎? 

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如何才能減少專案的修改次數!

創作者的悲歌

在找關於這篇文章的資料時,看到了這個名為”Sadness of Designer”的影片,雖然畫質不高,但卻非常有共鳴。而我相信身為影像創作者/設計師的你,一定也心有戚戚焉。

看完這支影片真的是又好笑又想哭,尤其改到後面真的是邊笑邊罵WTF!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只是娛樂效果,但事實上這種事情還真的常常發生,而且還是親身經歷啊!

為什麼總是抓不到老闆/業主在想什麼?

在剛出社會的前期,還是個熱血青年,想展現自己的所有技能,讓老闆看到,收到老闆/業主的需求就衝著一股熱血直接開始設計,遇到老闆不斷地修改也是毫無怨言的按照老闆的要求一遍一遍的修改,有時修改次數可以達到20幾次以上,一個案子最長還能拖超過半年。

但是時間久了,開始發現這問題不斷的出現,總是無法了解老闆真正的想法消磨了大半時間在修改上,不僅沒有成就感,又浪費時間,搞得心情不爽,整個專案烏煙瘴氣。

後來我發現,我們抓不到老闆/業主的想法的原因大概可歸類為三種:

  1. 製作前-不夠具體的溝通造成期望落差:老闆僅提出簡要的需求,而沒有詳細的說明(例如:把1小時的演講剪輯成5分鐘的精彩片段);創作者/設計者也沒有進一步詢問需求,就直接開始製作,造成一開始就走錯方向。
  2. 製作中彼此想法無法同步,方向越偏越多:在製作過程中通常老闆都不在場,等到埋頭苦幹做完後,才發現成果與老闆預期相差甚遠,只能摸摸鼻子回去重做。
  3. 製作後-老闆∕業主提出的要求前後不一:老闆上次提出要將A改成B,這次卻又要求將B改為A,造成做白工、浪費時間。

那究竟我們該怎麼做,才可以切中要害的得到業主/主管實際的需求?

不落入無限修改的迴圈,我可以怎麼做?

想要「不麻煩」,通常只會「更麻煩」

想要「快一點」,通常只會「慢很多」

很多新手接到案子,為了盡快做完,就會馬上埋頭苦幹,但往往落入無限修改的迴圈。我以過來人血汗換來的經驗,提供五個實用的方法,希望能讓你少走一些彎路。

1.製作前-「具體化/視覺化」老闆/業主的需求/感覺」

一個案子在形成之前,都只是一個很粗略的想法和概念,老闆/業主可能也只是「一個感覺」,但卻不知道怎麼傳達與解釋,或是這個感覺並沒有標準答案,要等你設計出來後,他才能根據你的內容提出進一步的需求。

其實,這就好比病人與醫生的關係:

病人往往「感覺」哪裡不舒服(問題),他想要緩解這個不舒服的感覺。(目標)

但是他其實並不知道要怎麼緩解這個不舒服(實際的需求),因為他如果知道的話,就不會去找醫生了啊。

身為創作者或設計師,我們就好比醫生看診一樣,我們必須透過適當的溝通、引導,找出最根本的病因。

當病人說肚子痛,你不能只是開給他止痛藥就好,你得透過你的專業知識與不斷的問診溝通,比病人更知道他的身體狀況,找出肚子痛的根源,才能真正對症下藥,解決病人的病痛。

同樣的,當老闆提出一個要求,你不能僅卑微地聽其表面的意思就開始埋頭苦幹,你必須透過自身專業與經驗的判斷,更深入的溝通與引導,把他的「感覺」化為「具體」,例如:

他們可能會說「我要一個又活潑又有專業感的設計」,但到底什麼顏色是又活潑又專業的設計? 可能每個人有不同的想像。

這時,視覺化的溝通可大幅降低彼此的期望落差。

除了口頭問清楚之外(通常對方也講不出來),我會請對方(或我自己)提供一些範例圖片/影片來做為參考,從中挑選較接近自己理想中的成品樣貌將開放性的簡答題轉換為選擇題,這樣就能初步的縮小範圍,朝著較為明確的方向去設計/製作。

2.製作中-同步工作流程滾動式修正

工作流程除了自己要很清楚外,建議也要讓對方了解,目的就是確保所有決策者同步了解你的進度做滾動式修正,這樣才能在正確的階段給予修改建議。

什麼意思呢?舉個生活中的例子:

大家應該都有吃過Subway,它的點餐方式和其他餐廳很不一樣,不是直接走到櫃檯說:「我要一個鄉村培根肌肉堡」,而是一步一步的分階段選擇食材。

圖片來源: 熱血玩台南

這種階段性點餐的方式好處是:顧客知道你的製作流程,並且知道要在什麼時候提出對的需求。

所以就不會發生漢堡都做好包裝好,顧客才說:「我要的是巴馬乾酪麵包,不要黑橄欖和墨西哥辣椒,蜂蜜芥末醬幫我換成墨西哥西南醬」的情形。(店員應該會一拳卯下去…)

同樣的,做設計或影片剪輯都是一個「極度客製化」的工作,若能夠事先讓老闆/業主知道我的工作流程,並階段性釋出你的進度與成果,老闆便知道在對的階段提出適當的要求,這將能省掉非常非常多時間。

以影片剪輯流程為例:通常會先做好基本剪輯(A copy),等整體內容都沒有問題後,才會進行上字幕、調色等動作( B copy)。

然而很多的業主/老闆並不了解這個程序,明明A copy已經給對方審核通過了,開始上字幕與調色後,對方又想把某個片段刪掉或加上某個片段。這簡直是晴天霹靂,因為你必須重新輸出、重新調整,這將耗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才能完成。

所以,如果能像Subway一樣,讓彼此都知道工作流程,並同步滾動式修改,便可以大大節省彼此的時間!

  • 菜鳥級:得到需求→直接完稿→修改*N→結案
    • 事倍功半,很累、很痛苦
  • 中等級:得到需求→給大綱→完稿→修改→結案
    • 比較不累,但仍沒有效率
  • 老鳥級:得到需求→給範例、再挖需求→給初版大綱→客戶確認→完稿→修改→確認→結案
    • 滾動式修正,事半功倍

3.製作後-明確記錄每一次的溝通內容

圖片來源:Pexels

很多人會覺得老闆∕業主好像總是健忘或沒有邏輯,這次開會提出的內容竟然跟上一次是互相矛盾的?!

但若換個角度想,老闆∕業主每天要處理那麼多事物、接觸那麼多客戶,他怎麼有辦法記住所有之前講過的要求?

因此,身為創作者/設計師,除了做好作品之外,更須培養會議記錄的習慣。每次與老闆∕業主溝通時,就能提醒上一次做了哪些更動、提出了什麼要求。

因為老闆∕業主也是人,他不一定記得所有的事情,當老闆下一次開會提出與上一次完全相反的意見時,你可以提出上一次會議紀錄的內容,這樣對方比較不會反駁自己之前的提案,而讓你做白工或重工。

當然,除了上述的建議之外,還有很多需要注意的事項,尤其若你是自由接案者,就更需注意彼此的事前溝通與合約內容(想了解更多可參考 4個影片剪輯接案避雷方法,快速提升你的接案效率!)

結論

很多人說能者多勞,但真正聰明的能者要「精」勞,而非「多」勞

很多菜鳥設計師只懂做好設計,但卻沒有方法與流程,一開始埋頭猛做,但卻完全偏離老闆要的方向,後面才不斷亡羊補牢,但越有經驗,越知道工作流程的重要性,若動手前溝通順利、製作時又能同步進度並留下記錄,就能大大降低後期很多不必要的修改囉。

能可花多一點時間在溝通上,也不要花時間在改稿上,畢竟動口比動手容易多了

下次要開始新的專案時,別忘了把上述3點建議做好,相信大家會更有共識,工作起來也會更加愉快!

還想了解更多接案技巧….?​

設計師接案學

設計師接案學-業界求生必備守則

“專業設計師,不只擅長做好設計, 更要懂得把設計的生意做好”

若你想了解更多接案技巧,個人非常推薦由「圖文不符」團隊及各大業界講師出品的「設計師接案學」線上課程!

課程包含長達11個小時物超所值的課程內容:

1. 能規劃專案流程並安排時程表
2. 如何計算接案成本
3. 了解如何擬定合約
4. 對智財權有所瞭解,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5. 了解如何做好檔案管理
6. 如何跟客戶做接洽
7. 了解接案管道
8. 如何判定客戶類型
9. 與客戶間的談判技巧
10. 如何收款
11. 找到自己市場立足地位,訂定出長期計畫

是我上過的課當中CP值非常高的課程之一~
花一點錢提升自己的接案技巧,幫助你在接案的過程中更順利。除了能增加自己的收入,也能讓整個設計生態朝向更正面的循環發展喔~

延伸閱讀:

在〈【2022】老闆~麥擱改了啦! 影像創作者/設計師如何減少專案的修改次數〉中有 1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